Windows系统下汉字输入法的基本原理如下:
Windows系统下汉字输入法实际上是将输入的标准ascii字符串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转换为汉字或汉字串,进入到目的地。由于应用程序各不相同,用户不可能自己去设计转换程序,因此,汉字输入自然而然落到WINDOWS系统管理中。
键盘事件 应用程序
| |
Windows的USER.EXE
|
输入法管理器
|
输入法
系统的键盘事件有windows的user.exe软件接收后,user.exe在将键盘事件传导输入法管理器(Input Method Manager,简称IMM)中,管理器 再将键盘事件传到输入法中,输入法根据用户编码字典,翻译键盘事件为对应的汉字(或汉字串),然后再反传到user.exe中,user.exe再将翻译后的键盘事件传给当前正运行的应用程序,从而完成汉字的输入。
微软Windows9x系统中汉字输入法的名称是"Input Method Editor" ,简称IME,输入法的程序名称为:*.ime,数据文件名称为*.MB,即通常说的输入法编码表(字典).
实际上IME文件是一个动态连接库程序(DLL),它与dll文件没有区别,只是名称不同而已。
一般汉字输入法都由三个窗口组成:
状态窗口(Status Windows)-显示当前的输入法状态(中文还是英文等站环信息);
编码输入窗口(Composition Windows)-显示当前击键情况;
汉字选择窗口(Candidates Windows)-列出当前编码的全部汉字(串),供用户选择或查询。
上述三个窗口由基本的用户接口(User Interface )函数管理着。